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——厦门农商银行关于防范非法金融中介的风险提示
文章作者:厦门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06日
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——厦门农商银行关于防范非法金融中介的风险提示
近年来,不乏不法之徒假借金融机构之名,凭借非法金融中介开展诸如虚假宣传、诱导借贷、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活动,这些行径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。为了助力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,捍卫自身财产安全,厦门农商银行现将相关风险提示如下:
一、警惕非法金融中介常见套路
1.假冒正规机构
l佯称与银行、保险公司等有合作关系,伪造资质文件或假冒工作人员身份,诱导消费者签订协议。
l利用短信、电话、社交媒体等渠道发送虚假链接,仿冒官方APP或网站来骗取信息。
2.承诺“低门槛、高收益”
l以“零抵押”“低息贷款”“保本高收益理财”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,实际上却隐藏着高额手续费、隐性收费或者资金诈骗风险。
3.伪造资质或过度包装
l虚构金融牌照、监管背书或者编造虚假成功案例,利用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实施诈骗。
4.诱导违规操作
l要求消费者提供银行卡、身份证、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,或者教唆伪造流水、虚增收入以骗取贷款。
二、防范措施与应对建议
1.核实资质选择正规渠道
l在办理金融业务之前,通过金融机构官网、官方客服或者国家金融监管机构网站查询机构资质,对非正规平台保持警觉。
2.警惕“天上掉馅饼”的诱惑
l对明显高于市场水平的收益承诺要保持戒心,铭记“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”,拒绝盲目跟风投资或借贷。
3.保护个人信息安全
l避免随意泄露身份证、银行卡、密码、验证码等信息,不授权他人代为操作金融账户。
l定期查看账户流水,一旦发现异常交易,即刻联系金融机构并报警。
4.审慎签署合同条款
l细致研读合同内容,重点关注费用明细、违约责任等条款,拒绝签署空白合同或者语义模糊的文件。
5.留存证据及时维权
l保留宣传资料、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。若遭遇诈骗或权益受损,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,并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。
三、正规金融服务须知
1.金融机构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要求消费者提供密码、验证码或者转账至个人账户。
2.贷款、理财等产品均需经过风险评估和合规流程,不存在“免审核”“秒到账”等违规操作。
3.如对业务真实性存疑,可直接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核实。
金融安全无小事,防范意识要牢记!请广大消费者主动学习金融知识,增强风险识别能力,远离非法金融中介陷阱。如发现可疑线索,请积极向监管部门举报,共同维护健康稳定的金融环境。